花式跳繩校本課程開發綱要
主講教師:周熙芬
課程類型:少兒花式跳繩
授課時間:一學年
課程名稱:花式跳繩
教學對象:四——五年級
背景簡析:
小學生四到五年級的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和柔韌性都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此年齡段根據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結構特點,開設少兒花式跳繩這項課程,對培養少年兒童的身體形態的早期發育,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和刺激作用,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正確的鍛煉和發展。這個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動作模仿能力強且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好奇,根據這種心理現象,花式跳繩課程通過鍛煉四肢與身體的協調、身體與器械的融合、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配合等課程特點,達到他們追求動感美的享受和愉悅,并能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在運動中尋找自信。
課程目標:
通過學習少兒花式跳繩,讓學生了解搖繩、跳繩的基本要求和正確的身體姿勢,以及停繩方法:
第一、測量繩子的長度:單腳踩繩,雙手握繩柄末端,雙手的高度正好位于胸前,這樣才是適合自己長度的跳繩。
第二、搖繩姿勢和方法:兩手大臂自然下垂,小臂和大臂間的夾角約120度,小臂帶動手腕搖繩。
第三、整體的身體姿勢:上體保持正直,手向下搖動時雙腳膝蓋彎曲蹬地向上跳起,落下時雙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
第四、停繩:正搖繩時,繩子落地一只腳腳跟著地腳尖向上勾起停住繩子;反搖繩時,繩子落地一只腳腳掌著地腳跟朝上停住繩子。
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身體姿勢和搖繩、跳繩的基本要求,才能為進一步學習花式跳繩的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
上學期
教學內容
| 課時
|
正、單搖
| 2課時
|
正、反叉花
| 2課時
|
側甩正搖
| 3課時
|
側甩叉花
| 3課時
|
轉體單搖
| 3課時
|
雙搖
| 6課時
|
下學期:
教學內容
| 課時
|
雙人同步單繩單搖
| 2課時
|
雙人換位單繩單搖
| 2課時
|
雙人轉體單繩單搖
| 2課時
|
雙人基本車輪跳
| 2課時
|
雙人半轉身車輪跳
| 2課時
|
雙人全轉身車輪跳
| 3課時
|
雙人換位車輪跳
| 3課時
|
雙人交叉車輪跳
| 3課時
|
三、課程實施與管理建議:
1、介紹身體姿勢。在開始階段會進行一些介紹,身體每個部位的正確用力姿勢,如:頭、手、軀干、腿和腳應該怎樣配合才能在活動中控制好身體。然后是搖繩方法和跳繩的節奏以及緩沖落地的方法。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停繩,這是使學生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到繩子鞭打自己的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這些動作的要求,名稱和動作的聯系,讓孩子們動作成型,打好基礎,從而為更好的學習后面的內容做好鋪墊。
2、強化身體素質訓練。通過各種身體素質練習如:仰臥起坐、俯臥撐、背肌練習、側手翻等。強化學生力量、柔韌、協調、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能力。通過練習讓學生身體得到針對的性的鍛煉,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得到提高的快樂,同時通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最終能完成后面高難度動作的練習。
3、配合訓練。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就讓學生兩人或兩人以上在一起練習,讓他么互相學習、相互評價,有問題學會分析,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既能鍛煉他們的配合意識,更能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默契。有了這樣一個相互熟悉的過程,從而使后面的雙人跳便能更好的進入狀態。
四、課程評價建議:
教學評價是所有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花式跳繩這門課程也不例外,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花式跳繩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身體協調性的追求與參與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跳繩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活動能力為主要依據。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和他們活潑好動一特點,把教學評價重點放在主要檢查學生的活動能力、技能以及掌握關鍵動作和能否有創新動作的能力上。設計出形式多樣的評價形式,使小學生能在一個輕松、快樂的環境中評價自我,既能發現自身某些身體素質上的不足,又始終保持對花式跳繩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即時、即地的評價,一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我都會用欣喜的眼神、溫柔的動作、激勵的語言表示肯定,以此來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我會鼓勵每個學生只要做得好都可以上來做“小教練”。對那些協調性不好,動作掌握慢但很努力的學生我會實行“一幫一”的互動小組,爭取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學生自我評價方式在花式跳繩學習過程中,由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掌握動作的能力,認為自己各方面表現突出,可以自薦上來演示,以示優秀;認為自己有哪里不足的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評價,學生間的互相評價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檢查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課堂表現和掌握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在這個評價中,學生互相之間可以更清楚地取長補短,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從而最終達到強身健體,快樂體育的目的。
武大一附小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校本課程階段評價表
任課教師
| 周熙芬
|
任教班級
| 4、5年級
|
課程名稱
| 花式跳繩
|
本
學
期
學
習
內
容
| 1、正、反單搖
2、正、反單搖叉花
3、側甩單搖
4、側甩叉花
5、轉體單搖
6、雙人同步單搖、叉花
7、雙人基本車輪跳
8、雙人全轉身車輪跳
9、正雙搖
|
評
價
方
法
| 畢竟花式跳繩項目在國內發展還屬于初級階段,所以評價的時候技術動作的完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因學生體質的差異性來個別分析評價方法。花式跳繩屬于體育活動,也是競技運動項目的一種。而這個項目又不同于其他我們熟悉的體育項目,不能用秒表或是其他體育器械來規定出優、良、中、差各等級標準。所以我主要從學生動作技術的難度、團隊的配合、音樂節奏的掌握和整體美觀這幾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與考核。
|
評
價
結
果
| 1、 能掌握所學技術動作并有所創新,有團隊配合意識,有較強音樂節奏感,在團體表演時能及時調整動作節奏來展現整體美觀——優秀 90—100分
2、 能掌握所學技術動作并有所創新,有一定團隊配合意識利用較強音樂節奏感帶動團隊完成整套動作表演——良好 80—89分
3、 能掌握所學技術動作并有一定創新能力,能跟隨音樂、配合團隊較好的完成整套動作表演——中 70—79分
4、 基本掌握所學技術動作,能跟隨音樂、配合團隊完成整套動作表演——及格 60——69分
|
評
價
分
析
| 花式跳繩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身體協調性的追求與參與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跳繩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活動能力為主要依據。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和他們活潑好動一特點,把教學評價重點放在主要檢查學生的活動能力、技能以及掌握關鍵動作和能否有創新動作的能力上。設計出形式多樣的評價形式,使小學生能在一個輕松、快樂的環境中評價自我,既能發現自身某些身體素質上的不足,又始終保持對花式跳繩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即時、即地的評價,一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我都會用欣喜的眼神、溫柔的動作、激勵的語言表示肯定,以此來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我會鼓勵每個學生只要做得好都可以上來做“小教練”。對那些協調性不好,動作掌握慢但很努力的學生我會實行“一幫一”的互動小組,爭取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學生自我評價方式在花式跳繩學習過程中,由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掌握動作的能力,認為自己各方面表現突出,可以自薦上來演示,以示優秀;認為自己有哪里不足的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評價,學生間的互相評價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檢查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課堂表現和掌握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在這個評價中,學生互相之間可以更清楚地取長補短,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從而最終達到強身健體,快樂體育的目的。
|
制定人:周熙芬